close

請點這裡看聖誕大餐上集


5. Gingerbread~薑餅

薑餅(古做 Lebkuchen)大概是第一個與聖誕節扯上關係的甜點,由於在童話故事裡有著無限的造型跟想像空間,薑餅人、薑餅屋大概是最受小朋友歡迎的聖誕點心。第一個薑汁麵包大概是在十一世紀問世,那時歸國的十字軍從中東帶來了麵包、及辣辣的根:薑~不僅美味更能讓麵包保存更持久,那時「薑」是一種昂貴的進口香料,只有在如聖誕節及復活節的重要節日時,人們才會奢侈的稍微品嚐一下。

後來麵包店開始把其切成不同的造型並以糖果裝飾,薑餅的烘培更成為一種專業。十七世紀時的法國跟德國,只有專業的薑餅烘培師父才被准許烘烤此一唯辣的美味;聖誕節及復活節時規則會稍為放鬆,人人都可以在家烤薑餅解饞。

  • 薑餅人
    傳說第一個薑餅人是在伊麗莎白女王一世時創造出來的,她要求烘焙師依她的肖像烤成餅乾,當時宮廷只用來款待重要客人。在中世紀時,許多年輕的淑女會把裝飾過的 Gingerbread 送給臨上場前的騎士。因此有些村莊甚至流傳著一種有趣的傳統:如果未婚的單身女子在節日期間吃一塊人形薑餅 (Gingerbread"husbands"),便能覓得理想伴侶。

    後來 Gingerbread 越來越受歡迎,鐵匠會用錫鑄出一個又一個精巧的餅乾模型,每個主婦都希望自己的模型最特別,十九世紀時人們掛在聖誕樹上的薑餅至少都有半寸厚,而且會切成各種動物或人型。一百多年前的聖誕節,賓州蘭卡斯特縣的德國小孩會幫忙製造大概一英尺高的餅乾人好立在窗戶或家門前,這些薑餅人會有可愛的紐釦跟大大的笑臉,是寒冷雪地中的旅客最大的安慰。

  • 薑餅屋
    自從十九世紀初格林童話問世,薑餅屋歷險記裡提到那幢用麵包、各色糖果、餅乾築成的香甜、夢幻屋子以後,德國麵包店就開始精心烘培一個個覆滿厚厚鮮奶油的繽紛薑餅屋、薑餅聖誕卡、以及唯妙唯肖的模型餅乾。薑餅屋在聖誕節特別受歡迎,此傳統跟著德國移民飄洋過海流傳到全世界,尤其在很多德國人定居的賓州更是隨處可見。 

    德國人最愛吃薑餅,紐倫堡 (Nuremberg) 甚至在十七世紀時成為舉世聞名的「薑餅之都」,據說因為那裡聚集了不少最專業的薑餅烘烤大師、還有專門裝飾薑餅屋的雕刻家、工匠、畫家等,他們有時候甚至會用金箔來裝飾薑餅屋,裝飾薑餅屋根本已經成了一門藝術。


        

薑餅的食譜有非常多不同的版本,大家上網搜尋都可以找到很多,如果有興趣自己嘗試的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材料】
(A)
奶油180克、細砂糖150克、蜂蜜420克;                (B)全蛋150克;
(C)小蘇打粉10克、低筋麵粉1050克、薑粉20公克、可可粉42克、糖粉6克、肉桂粉5克、荳蔻粉1克;
(D)蛋白糖霜:蛋白150克、糖粉1000克

【做法】

    1. 先將材料(A)拌勻,(B)的蛋分成多次慢慢加入,一面拌一面加入拌至光滑,沒有糖顆粒狀。
    2. 將材料(C)所有粉類一起過篩,再加入作法1中一起拌勻;然後放入冰箱冷藏2~3小時。
      如果要做薑餅屋等待的時候先以紙板裁出房子的形狀;
      如果要做薑餅則市面上有賣很多現成的模型(cookie cutter):並且都各式應景的形狀,例如小天使、薑餅人、星形、聖誕樹、雪人…等等。
    3. 將麵糰取出桿薄成約一公分厚的餅皮,將紙型放上,再依形狀分別割下來。
    4. 將割好的餅皮刷蛋白後用牙籤戳洞,放入烤箱以350°F烘烤15~20分鐘。
    5. 做蛋白糖霜:將(D)的蛋白以打蛋器打至大泡泡後,再將過篩的糖粉加入拌至光滑、細緻即可。拌好後的蛋白糖霜必須蓋好,若沒密封很快會乾變硬。(如果懶得自己做,美國的手工藝品店、超市以及台灣的烘培專門店都有賣現成的糖霜)。
    6. 將烤好的餅乾冷卻後再裝飾:
      薑餅屋:用蛋白糖霜黏合、可以用各色糖果、巧克力、軟糖裝飾,最後灑上糖粉即可。
      薑餅:發揮你的想像力用各色糖霜奶油、糖果、巧克力裝飾…。

【注意】麵糰最好不要一桿再桿,如果怕技術不好會失敗,可以將麵糰分成較小的等份再桿開,尚未處理的麵糰就在冰箱保持低溫;另外可以把餅乾模型先在乾麵粉中沾一下,或用瓶裝噴霧油 (Non-stick cooking spray) 噴上薄薄一層油,再來壓麵糰就比較不會黏住,可以壓出線條好看的餅乾


6. Christmas Cookies & Cookie Exchanges~聖誕餅乾及餅乾交換



造型多變、尺寸不一的聖誕餅乾,是歡慶聖誕節中極重要的一部分,小孩子們最愛參與聖誕餅乾的準備,因為可以邊吃邊玩,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愛作出各種形狀和味道,還會因幫忙而被稱讚是好孩子。

歷史中記載中古代的廚師在聖誕節來臨前,會挖空心思準備各式各樣的聖誕餅乾,中世紀以來,各種文明隨著宗教戰爭而東西傳播,各種食譜及佐料更是因此普及大西洋兩岸。聖誕餅乾大概在 16 世紀時開始風行全歐洲,德國人會用平底鍋做薑餅和奶油 Spritz 餅,挪威人會做 krumkake (檸檬和豆蔻味道的薄酥餅),Papparkakor 餅(辣薑和黑胡椒)則是瑞典人的最愛。美國最早期的聖誕餅乾是在十七世紀時由荷蘭人帶來的,直到 1930 年代造型精巧又不昂貴的錫製餅乾模型紛紛出爐,聖誕餅乾狂潮便開始了。

至於交換聖誕餅乾的傳統是怎麼來的?最早有記載的是在 1963 年,那時交換聖誕餅乾是非常受婦女歡迎的派對構想,每年一次朋友和鄰居會聚在一起舉行派對,帶一打自己的"聖誕特製餅乾"給派對裡的每一個人,大家會坐下來互相品嚐、誇讚彼此的手藝,主人還會提供咖啡、茶,最後大家會互相交換,帶各式各樣的聖誕餅乾回家。




7. Mincemeat & Mince Pie~肉餡及肉餡餅、甜餡餅


(甜)餡餅傳統上是平安夜用來歡迎耶穌出生的甜點,亦是很多人聖誕夜不可或缺的甜品。據說人們從很久以前就會把肉類、其他食物或是剩菜剁碎做成 Mincemeat,後來漸漸演變成一種足夠數人分享的大型餡餅~肉餡餅。

根據研究大概是在中世紀時開始流傳,最早期一定要放碎肉(牛肉、雞肉、羊肉)進去,chewette (一種酥皮點心)是其代表,內包切碎的內臟、魚、水煮蛋、薑…,可以烘烤或油煎。到了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開始利用更多的水果、堅果、葡萄乾、檸檬皮、或其他甜的餡料、糖、香料、以及牛油、牛肉汁以增添美味、香味。

後來更漸漸減少肉的使用,大概十九世紀中開始很多食譜裡已經不再用肉,變成一種以乾果為主的甜味餡餅。早期的肉餡餅都很小,現代,尤其北美的則比較大,人們習慣在秋天做幾個冰凍起來好過冬。大概在十六世紀時,由於其豐富的內餡,Mince Pie 已經成為聖誕節專屬菜單之一。

                                                                                

以下是幾種最常見的食譜,可以一次準備很多充分混合,裝入瓶子或密封容器封緊,等需要時再取出所需份量:

  • 傳統Mincemeat: 將一磅牛肉、一磅蘋果、二磅板油、二磅糖、二磅無核小葡萄乾、一磅糖煮的檸檬或橘皮、四分之一磅香櫞、一盎司的香料、半盎司鹽、和六個檸檬細片充份混合在一起後加入一點白蘭地酒或酒。
  • 家常Mincemeat: 取葡萄乾、乾果、熟透蘋果各一磅,洗淨、去皮、去核、切碎,充份混合;一磅板油,半條煮熟牛舌、一磅烤牛肉(去皮、去骨),充份剁碎混合;糖煮橙皮、香櫞(citron)皮及檸檬皮各取半磅切碎混合;將一個豆蔻(cardamom)、肉桂(cinnamon)、丁香(clove)、五香粉、香菜種子各一盎司磨成粉;桔子和檸檬汁(各三個),半盎司鹽,半磅糖粉,白蘭地和雪利酒各二杯。
  • 無肉的Mincemeat: 半磅新鮮牛肉板油,一磅半葡萄乾,洗淨烘乾二磅無核乾果,三磅熟透的蘋果去皮、去核、切碎,一盎司混合的肉桂和豆蔻粉,四個丁香磨成粉,半磅糖粉,一茶匙鹽,一個檸檬的碎皮和汁,一匙切碎的糖果,四分之一品脫的白蘭地及葡萄酒。
  • Mince Pies: 要作派時取出以上內餡適當份量,放到平底鍋內炒過,加上麵糊後放入烤箱烘烤即成mince pies
  • 皇室Mincemeat: 一盎司奶油、四個蛋黃、兩匙細糖粉、一個大檸檬的皮(磨碎)、半個大檸檬、半磅碎肉餡(不要牛肉)、裝入餡餅鍋裡後入烤箱。然後以蛋白糖霜裝飾、再灑上四分之一磅的糖粉,再進一次烤箱烤成漂亮的深褐色。

 

8. Mole Poblano~墨西哥醬汁



依字面上來解釋 Mole是一種醬汁,據考究是阿茲提克人發明的,這個名字是從印地安那瓦特語 (Nahuatl) 的 mulli 來的,代表混合的東西,而這種醬料的確是混合了多種佐料、香料、種子、各式各樣的墨西哥辣椒 (mulatos、anchos、chipotle、chili、jalapeno)、及一小塊巧克力(在墨西哥則直接用可可豆)而燉煮成的。

Poblano
是"來自Puebla的",指的是這道菜及醬汁的發源地 Puebla,這個地方不像墨西哥其他的地方,可是完全沒有一點阿茲提克文化的影子。

Mole Poblano 是一道豐富、濃稠的醬汁,是用多種墨西哥辣椒、黑胡椒、花生、杏仁、肉桂、蕃茄、茴香、洋蔥、大蒜、巧克力…等混合燉煮而成,可以淋在火雞或其他肉類上食用。與傳統的Mole最大的突破是裡面加入巧克力,變成格外香醇,巧克力的微苦與香甜同時滲進火雞與辣椒裏,滋味非常特別、有深度,成為觀光客必點的菜肴。

考據其發明人是17 世紀一個 Santa Rosa 女修道院的姐妹 Andrea de la Asuncion,當時(大約是1657 ~1688 年間)院長要求她爲來訪的教樞機主教,創造出一道特別的料理,以表達敬意。由於準備時間太過緊迫,她只好匆促的利用原有的食譜,在當地土著婦女的幫助下,胡亂的加入一些當地的傳統香料:混合辣椒醬、藥草、種子、蔬菜、巧克力…等作成 Mole Poblano。不過當地婦女會選擇巧克力作為調味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巧克力在古代阿茲提克人的文化裡,是專門用來款待皇室男性的,因此用來招待教會來的貴賓是再完美不過了。

另一個傳說則是殖民地總督 Don Juan de Palafox y Mendoza 當時正好造訪 Puebla,Fray Pascual 負責在女修道院烹煮火雞、準備宴會給總督享用,當時他正在責罵助手們雜亂無章、不愛整潔,要求他們把所有香料整理好放在一個拖盤上;結果一場突然的風暴把所有的香料都吹入正在烹煮的大鍋中,這就成 了Mole Poblano

古老文明的人很喜歡吃火雞及其他禽鳥類,在墨西哥及其他中、南美地區由於西班牙人的影響,巧克力火雞~Mole Poblano de Guajolote 或稱 Pavo (墨西哥的西班牙文裡的火雞) in Mole Poblano 是最能代表墨西哥傳統烹調的食物之一,也是聖誕節專屬的美食。

這道菜的歷史悠久,普及程度已經到了沒辦法準確說出共有幾種版本:這種辣椒多一點、那種少一點,要先烘過再煮或是大火燒乾…,有非常多的變化、不一樣的配方、單吃或配不同的肉品......,墨西哥各地、甚至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 Mole,總之是墨西哥非常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而美國由於墨西哥來的移民眾多,因此這道菜在美國(尤其是南方)也相當普及。




連序看了這麼多美食,有沒有覺得越來越餓啊?不過還沒完勒~既然是"大餐",當然沒有那麼簡單就放過你,尤其是美國人的食量非常驚人,聖誕節在家裡懶一個星期每天大吃試很正常的,接下來還有幾種特別的點心跟耶誕節的特殊飲料,可別錯過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oel0610 的頭像
    zoel0610

    康州柴米、紐約走跳

    zoel06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