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瓶葡萄酒:

如何選擇一瓶好喝的紅酒,第一要件是口感要順,什麼樣的味道才較順口,則看個人喜好。第一次選購葡萄酒時,先想想自己喜歡是甜的?還是不甜口味的?再請店家推薦幾瓶不貴的平價葡萄酒試試。即使是不甜口味的,只要不會太酸或太澀、有果香味道的,無論是紅酒或是白酒,喝起來都會很順口。
選酒時,不要太拘泥於品牌。瓶子上所標示者大多是產地,不用強記那些名稱,只需依自己的喜好來挑選即可。


辨識標籤:

品酒是門高深學問,學會品酒需要長時間的研究及一層層的磨鍊,不過學會認酒則是一件比 較簡單的事。
認酒要先學看酒瓶上的標簽。葡萄酒的標籤又稱為『etiquette』 (法文,意為許可證)。一般標籤上通常會標示:葡萄收成年份、葡萄酒的酒名(以產地或酒園名Chateau命名) 、生產國/生產地、莊園的地名、生產者/造酒者名、容量、酒精濃度…等。標籤依設計者的設計有各種不同的樣式,所以資料所書寫的位置也不同。

• 收成年→該年的天候會影響葡萄收成的品質
• 產區→一瓶葡萄酒的好壞節定於產地的地質狀況
• A.O.C→指定優良產區A.O.C.法定名稱,城堡內
• 裝酒→Mis En Boteille Au Chateau
• 釀酒師簽名→對酒品質有更一層的保證

法國葡萄酒依據葡萄酒法及其品質而分成以下幾種
1. A.O.C. Wine
是指定優良產區酒為名之葡萄酒的通稱,對於原產地(地區、村、葡萄園等)有很詳細的限定。
2. Vin De Pays (地區餐酒)
是僅限定葡萄產地的葡萄酒,其限制較A.O.C.所規定的少,價格也比較合理,找找看,也許能夠找到品質相當不錯的酒喔!
3. Vin De Table (日常餐酒)
則是不受規定約束的酒,任何產區的葡萄都可以哪來混合釀造。藉由混合釀造來就低成本是這種酒的特徵,美味與否全憑生產者的巧手,無等級之分。


如何在餐廳裡選用葡萄酒:

可請酒師介紹或代為挑選, 除了告訴他「請選適合今天菜色的酒吧!」,也要記的告訴葡萄酒師自己喜歡的口味,這樣才能為你點到適合你或你愛喝的酒。例如「白葡萄酒比較好」或「我的酒量比較不好」......等。
此外不太能喝紅葡萄酒的人也可以告訴葡萄酒師:「先來瓶輕淡紅葡萄酒試試看好了。」藉此製造練習酒量的機會。


保存方式:

保存葡萄酒最忌諱溫度的強烈變化,如果在店家購買的時候是處於常溫之下,則在家裡只要保存於常溫 之下即可。若想飲用冰鎮過的葡萄酒於飲用前冰凍即可。
如果將葡萄酒儲存於冰箱中,只適合存放於溫度變化較小的蔬菜室內。最理想與長期的儲存環境是溫度約在攝氏 12~14 度間保持恆溫,溼度在65%~80%間,保持黑暗,一般酒都放置於地下室。保持乾淨,以免其他異味滲入酒內。
冬天: 存放陰暗通風處。
夏天: 可以報紙包住,放入冰箱底層。
剩酒: 可先經由真空抽瓶器,將瓶內空氣抽真空後,將軟木塞塞回,直立擺進冰箱。


飲用葡萄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酒杯:

品酒最基本就是要一個高腳酒杯,以便鑑別酒色及避免手溫傳到酒中,並方便用來搖動酒杯醒酒,使葡萄酒散發出香氣,展現酒質特性。
選擇設計大方、無綴飾、透明、球狀或鬱金香狀的酒杯。大小適中約十盎司容量,斟酒不宜超過酒杯的一半,才有足夠杯身搖晃酒杯。通常紅酒酒杯杯口略開一些,不過杯口仍應略向內縮以聚集酒的香味。


飲用溫度:

品酒也必須注重酒本身最適飲用的溫度,以免誤判酒的品質,而能嚐出酒的風味。白葡萄酒宜先冷藏 7°C~10°C 左右,(可置入冰箱 1~2 小時) ,開瓶後即可飲用。
紅葡萄酒,則在室溫 15°C~18°C 飲用用較可顯現其最佳風味,假如能在喝酒至少半小時前打開瓶塞,讓葡萄酒與空氣接觸,香味更為香醇持久。


開酒步驟:

1. 用刀子沿著瓶頸除去瓶口金屬鋁箔封籤,再用濕布擦拭木塞頂部可能附著的霉和灰塵。
2. 將開瓶器螺旋體插入並旋轉深入木塞但別刺穿木塞,以免木屑掉入酒裡,然後再用力拔出木塞。
3. 用濕布擦拭瓶口內外,以除去霉灰、木屑和當初封瓶的金屬鋁箔包裝中可能含有的鉛物質。
4. 聞聞軟木塞的味道,若聞到很重的木塞味、硫磺味、酸味、霉味就表示酒已變質;若軟木塞散發出花香、果香等芳香味,即可安心飲用。


醒酒/過酒 (Decenting):

紅酒含丹寧酸(Tannic Acid),丹寧酸跟空氣接觸後所產生的變化非常豐富,故被喻為有生命力的液體。要分辨一瓶酒的變化最好的方式是開瓶後一次倒2杯,先飲用一杯,另一杯則放置至最後才飲用。每瓶酒變化時間不一樣,也許10分鐘、半個小時、甚至兩小時後。如何去發覺有的生命力就靠自己的感覺跟經驗。
將葡萄酒倒入醒酒瓶(Decenter)的動作稱為過酒,過酒(醒酒)有兩種作用,一是去除酒中的沉澱物質; 雖然喝下這些沉澱物並無大礙,但有損葡萄酒的風味,所以必須去除。另一則為使酒接觸到空氣,以增加其熟成度。因此,如果覺得只試喝一口無法完全嚐出其真正的味道,不妨將其轉倒入醒酒瓶過酒,使其酸澀度更加平衡沉穩。
注意老酒不要醒酒,太可惜了;而普通紅酒因無太大的氧化變化能力,醒酒時不會有什麼香味變化可期待。


品酒四步曲:

品酒是一種充滿感官協調的享受,須眼到、鼻到再口到,才能搭配的相得益彰。 1. 看酒 (Sight):觀看酒的色澤,把酒倒入透明酒杯中,同時以白色為背景(桌布、牆壁),握住杯腳和杯底,將酒杯傾斜四十五度,將酒對著光源觀看酒的顏色。
像是白酒則愈陳顏色愈深,紅酒色澤應明亮,愈陳顏色愈淺,顏色晦暗的紅酒非好酒。

2. 搖酒(Swirl):把酒杯放在桌面上,握住杯腳輕輕朝同一方向搖晃酒杯幾秒,使酒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讓香氣緩緩釋放出來。
在杯沿壁上,會留下酒的殘存慢慢下滑,形成所謂的"酒腳"或者稱為"TEARS"。酒腳越多,越明顯者,表示酒質越佳。

3. 聞酒(Smell):將杯子置於鼻前,聞其散發的香味。聞聞看該酒是否芳香,或氣味閉塞、清淡、新鮮、酸的、甜的濃郁、膩的、刺激、強烈或帶有誘惑的羞澀。然後問自己是否喜歡這種味道。

4. 品酒(Sip):讓舌頭感覺其香味酸甜度,讓喉嚨判定酒是濃是淡。
啜一小口的酒,先不要吞下去,用舌頭轉動口中的酒,讓酒在口中打滾,佈滿整個口腔。(注意不要長過三十秒,以避免唾液稀釋掉酒的濃度,而無法感覺到酒的本質。)
最好使口腔裡的每一處味蕾都能感受汁液的味道,以品嚐和評判細微差別口味,充分感受酒的酸澀酒精,單寧等成份,感受出是酸或甜或苦或澀的味道,最後再慢慢嚥下,入喉後迅速吸一口氣,並體驗它的餘味。
所謂的餘味,就是酒液入喉以後,香味在口中所停留的時間長短。越好的酒,餘味越長,頂級佳釀的餘味(finish)都是綿密細長的,甚至可以分鐘計算。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el06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