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對傳統的基督徒來說,是在慶祝耶穌的誕生。他們會在聖誕節的早上去做禮拜,以紀念、發揚耶穌的精神。不過現在一般人已把它當成一個分享彼此對於家人、朋友甚至於他人的愛與關懷的日子。聖誕前夕也就是俗稱的平安夜,全家人會團聚分享聖誕晚餐,圍繞在聖誕樹旁唱聖誕歌曲,彼此分享一年來的生活點滴,表達內心的祝福及愛。
由於美國的民族複雜、風氣自由,到今天聖誕節在美國早已經淡化了其宗教含義,而變成一個狂歡慶祝、卡片、禮物和聖誕老人的日子。很多城市會在主要街道的路燈或行道樹上裝飾五彩燈串、聖誕花圈、聖誕樹、柺杖糖…等,大部分的商店除了點綴應景的聖誕裝飾、播放輕快的聖誕音樂外,更會推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大減價。
家家戶戶大約在感恩節過後就開始張燈結綵、佈置聖誕樹、採買、寄送聖誕卡片及禮物…。過聖誕已經蔚為世界各地的風俗習慣,可是你知道聖誕節的由來嗎?你知道為什麼要慶祝這日子嗎?
- Christmas~聖誕節的起源
聖誕節是紀念耶穌基督〈Jesus Christ〉降生的日子,根據《聖經》記載,聖母瑪利亞因為聖靈的感動而懷孕,在夢中天使加百列告訴她即將生下神的兒子並被稱為耶穌。當她快臨盆時,羅馬政府命令全國人民必須回到家鄉申報戶籍,她和丈夫約瑟夫只好遵命返回伯利恆(Bethlehem:猶太的一座小城)。
當他們抵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暗,所有旅店早已客滿,他們到處尋覓卻只找到一個馬槽(manger)可以暫住,瑪利亞只好被迫在馬槽生下耶穌。據說當時耶穌安祥的睡在馬槽,曠野裡的牧羊人最先聽到天使報出耶穌降生的佳音,並趕往馬槽。
在遙遠的東方有三博士(Magi,或作三賢人)也得到神的啟示,並追隨天上的一顆明亮星星找到耶穌。他們膜拜祂,並從寶盒裡拿出黃金(代表尊貴,因為耶穌是救主)、乳香(代表聖潔用來供奉神靈,因為耶穌是天主之子)、沒藥(用來敷抹屍體,表示耶穌將爲世人贖罪而死)為禮物獻給祂。
耶穌誕生的確切年份及日期在《聖經》中並沒有明載,現在也無從考察,近百年來雖有不少學者曾對其源始做了廣泛研究及諸多揣測,結論仍是眾說紛紜。多數考古學家都認為其誕生之年應該是在公元前一年;至於日期,羅馬教會在君士坦丁時代得到自由後(公元三一三),就逐漸習慣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耶穌誕生,原因最主要有兩種說法:
其一是「護教性的」:公元二七四年奧來里安皇帝定立十二月二十五日為「不敗之太陽神誕辰」,命令全帝國慶祝此節日;這天正好是一年內黑暗最長、日照最短的冬至,之後白天越來越長,古人選這天慶祝「光復」其來有自。後來古羅馬人歸信基督,皇帝希望藉此節日團結全國民眾,就把這一天訂定為聖誕節,改為敬拜萬福之源和生命之光的耶穌基督,並告訴人民耶穌才是真正的「不敗的太陽」。
另一派意見則是利用晝夜的平分點(春分、秋分)與至點(夏至、冬至)所推算的。當時認為若翰洗者(曠野之音)是在秋分(九月二十五日)受孕、夏至誕生的;依照路加福音,耶穌之受孕是在若翰後六個月,故應是在春分(三月二十五日)、在十二月二十五日誕生。第三、四世紀的人特別注意象徵意義:基督為太陽的象徵深深扎根於當時的觀念中,春分時,太陽開始新的歷程,而耶穌開始世上的生命,古人認為這個巧合是天主的安排,極具象徵意義:代表「真的太陽」進入了充滿了罪惡的黑暗世界,放射光芒、驅逐黑暗。
雖然以上兩種意見的正確性仍不能斷定,但在第四世紀結束前,這新的節日以驚人的速度普及於整個西方、以及許多東方教會。理由或許是由於教會爲了反對當時否認耶穌為天主的亞略異端,強調耶穌之位格,而引進耶穌聖誕節正是對耶穌為天主子之的一種信仰表達。
- 聖誕節慶祝的意義及主要內容
此節日慶祝的原始內容是天主子降生成人的事跡,拉丁文原名為「Natale」,即指生日的週年,當代宮廷也用指於帝王的登極、被尊為神的光榮日子。因此,古代教友也把這層意義應用到基督的Natale。在第四世紀末葉,羅馬教會開始慶祝由東方引進的「主顯節」(Epiphania),才把東方賢士(三王)來朝的事跡轉移到元月六日慶祝,而為聖誕節保留了耶穌誕辰及牧羊人來朝的事跡;東方教會則在禮儀中保留著原始的內容。
聖誕節對教會除了使人感念三項令人驚奇的奧跡:天主子生自童貞母的獨特跡、聖言與人類所做的慷慨交換、人類處境的奇妙改造外,主要有以下幾種意義:
- 正義太陽之新光出現:「光」、「真光」、「新光」、「東方昇起的太陽」、「正義的太陽」等名詞普遍地出現在各時代、各地區的教會聖誕節禮儀中,因為聖誕節的起源就是正義的太陽(耶穌)降臨照耀人間。
- 精神生活之春節:春天是萬物更新的時期,古代基督徒習慣在春天的圖像下靈修並追念耶穌誕生的奧跡。教會中則屢次把基督的降臨或基督自身稱為「天上的春天」、「精神的春天」、「我們喜樂的春天」、「永不消逝的春天」、「生自葉瑟樹幹的嫩枝、幼芽」、「由上主發出的幼苗」,後來歐洲許多地區聖誕節安置聖誕樹的習慣,也是這種思想的表達。
- 和平與愛的慶節:基督教說耶穌的誕生是「和平之王」駕臨人間,因此稱耶穌誕生之夜為平安夜,祂的降生是天主對人大慈、大悲、大愛的表現。
- 正義太陽之新光出現:「光」、「真光」、「新光」、「東方昇起的太陽」、「正義的太陽」等名詞普遍地出現在各時代、各地區的教會聖誕節禮儀中,因為聖誕節的起源就是正義的太陽(耶穌)降臨照耀人間。
- 平安夜(Silent Night)及聖誕歌曲的由來
「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照著聖母也照著聖嬰,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靜享天賜安眠,靜享天賜安眠。」這一首大家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聖誕名曲,出自奧地利阿爾卑斯山的一個小村莊提羅。
1818年聖誕節的前夕,奧本多夫村(Oberndorf)裡的牧師約瑟.梅爾〈Joseph Mohr〉,發現教堂裡的管風琴被老鼠咬壞,不只破舊不堪還有幾個鍵盤彈不出聲音來,也來不及修理,真不知該如何迎接即將來臨的聖誕節聚會。
有天夜裡他經過村郊的小山坡,向下俯視暗夜裡只有幾盞燈光點綴著的村莊,讓他彷彿重回耶穌在伯利恆誕生的夜晚,那般地祥和、寧靜,充滿神聖、平安,想起天使向牧羊人報佳音後唱的頌歌;靈機一動,他急忙飛奔回家,寫成一首讚美詩《平安夜》。翌日早晨,牧師去找樂師好友佛蘭茲.古魯伯〈Franz Gruber〉幫忙譜曲、伴奏,佛蘭茲朗頌後也大受感動,立即做了一支曲子來配詞。
在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上,全村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教堂裡聆聽牧師演唱這首新曲子,當晚雖然沒有風琴伴奏,但簡單美妙的詩句和柔和的旋律卻感動了在場聽眾,這首歌因此被到處傳唱。後來有兩個商人學會了這首歌,並為普魯士國王獻唱,國王聽後非常讚賞,下令把《平安夜》定為全國教堂過聖誕節時必唱的歌曲之一,而聖誕夜〈Christmas Eve〉也就被稱為「平安夜」了。
-
你知道Christmas與 Xmas的差別嗎?
古英語的聖誕節叫做「Cristes masse」,中古英語拼作「Christemasse」,是基督 Christ 和彌撒 masse(mass)的組合,所以字面上來說 Christmas 就是基督的彌撒(Christ's mass)。
很多人誤以為「X'mas」是縮寫字,其實應該是Xmas。原來「Christmas」的希臘符號是「Χριστοσ」,字首的「chi」(Χ)變成了英文裡的「X」,用來代替第一個音節 Christ,所以 Christmas 就代寫成「Xmas」,算是英文和希臘文的混合體,並不是正式的英文字,無論如何「Christmas」才是正確、正式的名稱。
- 聖誕節的禮儀
最初聖誕節只在白天舉行由教宗主持的一台彌撒。四三一年厄弗所大公會議聲明了聖母瑪利亞為天主之母是當信的道理,隨後在羅馬建立了一座聖母大殿以示尊敬;後來又依照耶穌誕生之地伯利恆山洞的圖樣,在大殿旁建築了一個山洞(或稱馬槽小堂),以紀念主耶穌的誕生,這就是羅馬聖母大殿,又稱聖母在馬槽旁大殿(Basillica S.Marlae ad Praesepe)。東西方禮儀中有不少敬禮聖嬰的經文與詩歌,羅馬教會很早就倣效耶路撒冷在伯利恒原地夜間舉行的禮儀,教宗會親自在此小教堂也開始舉行夜間禮儀,這是子夜彌撒的原始。
約在第六世紀中葉,聖誕節開始了舉行三台彌撤的習慣,依照羅馬教會的傳統,每位司鐸可舉行三台彌撒:子夜彌撒、黎明彌撒及天明彌撒,藉以暗示耶穌的三重誕生:第一次,耶穌從永遠誕生於聖父懷中:第二次,耶穌由童貞女誕生於伯利恒:第三次,耶穌藉聖寵與愛,以精神的方式誕生在善人的心靈中。
子夜彌撒(Midnight Mass)在十二月二十四日晚間(晚禱時間前後,即午後五時左右)可開始舉行,主題是讚歎耶穌的誕生。黎明彌撒主題是基督是光,照耀人們、驅逐罪惡的黑暗。天明彌撒的內容則是宣報「降生奧蹟」、「天主的永恆」、及「啟示之光」
看了那麼多歷史典故是不是有點頭昏腦脹?其實我問了很多基督徒自己也並不是非常了解全部的故事,不過現在聖誕節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節慶,不管你自己過不過,不管你在哪個國家,一定多多少少看得到相關的佈置...。
其實聖誕節除了宗教的意義外,現在對大多數人都只把它當成一個交換禮物的節日,但是你想知道滿街繽紛的聖誕裝飾、聖誕樹是怎麼來的嗎?你想知道聖誕老人的由來嗎?你想知道聖誕節的大餐有哪些嗎?你知道聖誕節的甜食有幾十種嗎?敬請期待續集唷~
這一樣是爲雜誌社寫的節慶系列,不過要求只要一千字,我卻寫了幾萬字.......估計至少要分六篇貼才不會爆字數。請大家慢慢享用吧~
留言列表